• 90后原创作者社(90 Original Club)

    找回密码?
    查看: 103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的俸禄制度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我还木有头衔QwQ

    冒险者排名:1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半饵鱼 未点靓 发表于 2013-8-19 20:55: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国的俸禄制度,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官僚制度的派生物。它上继君主宗法制下的世官世禄制,下接总统为元首,行政、立法、监察三权分立的“民国”体制下的薪金制度。它与世官世禄制和薪金制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有其本质性的区别。

      “设官分职”、按职取禄,无论君主宗法制、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和以总统为元首的三权分立制,大多有此共性;因此,我们在叙述俸禄制度时,不能不上下有所涉及。但是,在君主宗法制度下,以爵定禄,有爵才能任职,爵、职、禄三者紧密关联,以爵为本。而且,封爵之获得和尊卑之区分主要是由其与君主血缘关系的亲疏为决定性因素。而爵是世袭的,因此禄也是世袭的。在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除皇帝世袭、皇族按其与皇帝亲疏分別享有高卑不等的爵禄特权外,广大的官僚群,则是皇帝按其统治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从贵族、平民中选拔出来,任以职位,颁给俸禄。职官不能世袭①,俸禄随任免而给除②,这种任职获禄,对官僚而言,实际上只是其为皇帝进行统治所付出的劳绩心力的一种物质报酬。无疑,选材任官、任官获禄的俸禄制度,与世官世禄制具有本质的区别,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以总统为元首,行政、立法、监察三权分立的“民国”体制,顾名思义,包括大总统在内的各级官员,都应出自民选。它既排除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保留的君主世袭制,也改变了官员君选、俸禄君给制,而代之以“民选”官员,官员应为“民众”服务,“民众”发给官员薪金。无论这一体制是否真正在我国完全付诸了实践,但从总的发展趋势而言无疑也是一种进步,它与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基本区別应该是本质性的。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官员俸禄制度,从时间上它上起战国秦汉,下至清末,经过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一般历史条件下内外、文武官员的俸禄制度及其演变轨迹,同时还要论及少数民族贵族统一中原时期俸禄制度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世袭皇权下贵族(主要指皇族)的世袭爵禄制的变化。当然,官员的俸禄与职官制度的演变,俸禄有无常制和俸禄厚、薄与吏洽的好坏,以及国家财政制度,特別是赋税制度的变革,都有其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在叙述中也理所当然地应该结合涉及。

      这一问题又可以概略划分为官吏分等级给予俸禄的准则和俸禄发放物的变化两个方面来叙述。

      (一)官吏划分等级发给俸禄的准则

      就不同历史时段的特征而言,官吏划分等级发给俸禄的准则,大体经历了秩石制和品级制两大阶段。秩石制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秦汉成为定制,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前后推行约千年。战国素有“百石之官”、“千石之吏”;西汉成帝时,从中二千石至比百石,共在18个秩别;若加上高于中二千石的丞相、太尉和低于比百石的斗食佐吏,西汉秩石大约有20个等级;东汉初年,从三公到佐史,共有17个秩别。总之,秦汉时期,官吏以秩石分等次为“定制”,在官吏中共约有18个左右的秩阶。三国时曹魏官分九品,但与秩石并行,官品与秩石的双轨制,历两晋南朝不改。

      秦汉时官吏以秩石分等次和魏晋南朝时秩石、官品双制并轨,与职官体制相对稳定和重大变革有关。秦汉时期,职官体制有所变化,从一个层面上看,丞相制向三公制的发展,尤其是东汉中叶以后三公九卿权力削弱,“事归台阁”,但是,作为尚书台的官员(包括令、仆)仍然“文属”九卿之末的少府。从另一个层面上看,代表朝廷监察郡县的部刺史权力扩大,但州牧、刺史,作为郡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军事长官,到东汉末年才正式完成。这些变化,大体上还只是皇帝集权制加强的具体措施,仍然没有从法制的意义上改变职官的总体体制。

      尚书令仆和侍中、侍郎从少府中分离出来,并且形成尚书、门下、中书三台者,与曹魏职官九品制几乎同步推行。三公虽成虚荣,九卿职权衰落,可是这一官僚系统仍然存在,其原已具备的高等级秩石依旧保留,而三省六曹(或五曹、七曹)等实际执掌决策、政务等关键部门的重要官僚,多源出自少府,其相对卑下的秩品不可能遽行废止。新颁行职官九品等级制,既要反映职事的轻重繁简,又要照顾原职的等级关系;加上官僚机构中决策、政务、事务系列正处于调整完善的过程之中,机构、权限在不断增减、调整;而官分九品又无法包容秩石制时的18个左右的等级。因此,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得不并行秩石、官品制。从而出现同品之中,秩石不一,同一秩石而分入不同官品以及职官给俸禄不依官品,仍从秩石和按官品而不按秩石占田荫客等错综复杂的矛盾现象。

      “官品制”发端于曹魏,至北魏太和末年颁布《后职员令》,官分九品,品别正从,行“一代之别制”,即按九品18等,抛弃秩石制而以官品定俸禄。此制,历北齐至隋、唐统一,推行于全国,一直沿袭至清末。

      自隋唐至清末的千余年间,基本上实行以官品品级发给俸禄的“品级制”。品级制的实施,以北宋颁布《嘉祐禄令》为界,又可区分为前后两期。隋唐以来,以本官(主要指职事官)品级颁发俸禄,有时另给虚衔加官以示尊荣;但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强化,由皇帝差遣某官以“使”名执行某项任务,初为临时差遣,事毕复本官职任,在“使”任期并不改变以本官给俸的规定。唐中叶后,这种“使职差遣”日渐增多,任职时间益长,出现了“官与职分”、“名与实殊”的情况,北宋嘉祐年间定禄制,改变只依本官官品给俸禄的“寄禄制”,代之以主要依据本官,部分依据差遣职务定俸禄的“综合”给禄制。从而,一方面强化了官、职、差遣三者的分离,形成“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指文学职名,类似前代的加官)以待文学之选,而差遣以洽内外之事”的局面,而洽内外之事的“使职差遣”,至明朝演化成为“知府”、“知州”、“知县”之类的正式官职。另一方面,这种“综合”给禄制,部分解决了“名与实殊”的矛盾,使官员的本官与职务之间在经济利益上接近起来,有利于发挥“使职差遣”官员“洽内外之事”的积极性。因此,《嘉祐禄令》的颁布也是我国俸禄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二)俸禄发放标准物的变化

      俸禄按等级颁给,俸禄的支付形式主要是实物和货币,辅之以土地和劳动力等。

      秦汉以至魏晋南朝属于秩石制时期,秩石制起源于战国,发给粮食,秦以石为最大量器,故以石表示官秩的等级。汉袭秦制,仍以年计俸,按月颁给。由于汉代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田租、口赋,租收谷粟,赋纳铜钱,因此按月发放的官俸,实际上西汉大部分时间给钱,而东汉则是“半钱半谷”。魏晋时期,战乱频仍,社会生产严重破坏,实物交换盛行,官府财政收入主要是田租、户调,影响到官员俸禄的支付,经常是发放谷米、绢帛。南朝商品生产交换有所发展,田租、户调以及其他赋税收入,有的折钱,有的直接征收货币,因此,俸禄中货币实际支付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此外,为了优待官员,从西晋开始,正式按官品占田、荫佃客,以后形成定制(至明朝始废);又经常按春、秋两期赐给绢、绵。西晋给各级官吏“菜田”、“田驺”,到东晋,地方官授给“公田”,使用文武吏卜艺人耕种。诸如此类,都是官员俸禄的重要补充,其数量有时甚至超过正俸。

      北魏太和末年,历齐、周至隋初,俸禄仍给谷帛,属于实物俸禄制。州郡县等地方官则“依户给俸”,即根据所领户数颁给俸禄,这是因为当时州郡县设置过滥,大小相差悬殊所致。但地方官“依户给俸”制对后之乱世颇有影响。唐代官员的俸禄,大致有禄米、俸钱、职田和禄力等项。以安史之乱为界,前期基本实行年禄、月俸双轨制,年禄给粮食,月俸主要给铜钱;后期基本上只实行月俸制。月俸虽仍以钱计算,但在支付时,常以谷帛等实物充给。这是因为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止,两税收入的钱,往往折布帛交纳,加上军费支出现钱甚多,使得官员月俸钱也只能常以谷帛充给。而职田、禄力,沿袭两晋南北朝,成为常制,前、后期仍给。宋代官员的俸禄大体可分为正俸、加俸和职田三大类。正俸包括俸钱、衣赐、禄粟。俸钱按月支给,自使相40万文,下至郢、唐、复州内品300文;衣赐按年颁给绫、绢、布匹;禄粟月给,使相200石,至入内班官1石。加俸主要有职钱和随从衣粮、餐钱等。职钱给在京职事官,自6万至1.6万,随月支给,是正俸之外的一项固定收入。职田给外任差遣官,其数额多者40顷,少者7顷,“悉免其税”,雇人承佃,按乡原则“课租”收利。明朝官员俸禄仍由实物、货币和土地三部分组成。以洪武二十年(1387年)所定岁禄为“定例”,正一品岁禄米1 044石,月给87石;从九品岁禄米60石,月给5石。岁禄本色虽以米计,但发放时却或以钞折米,或以绢折米,且京官与外官有別。至明中期,官员俸给分为本色、折色两种。“本色”(岁俸米)又分月米、折绢米和折银米,月米不分官品,每员1石;折绢米绢1匹当银6钱;折银米银6钱5分折米1石。“折色”仍以石计量,又分折银与折钞,各有不同的折算标准。明代俸禄由支本色(米)到本、折(绢、银、钞等)兼支,其主要原因在于仓粮不足、货币税和一条鞭法的实行。并由于“俸钞折色”之制的实行,而导致了官员俸禄的“歉薄”。明初曾赐百官公田,以其租人充俸禄,但不久即行废止。至于边防武职官员的“养廉田”,大致与遏制将领任意垦荒、侵占官屯田有关,故“酌量职分轻重,定为等第”颁给,以便“与不伤惠,事体归一”。至清代,俸禄的支给,虽说是“银米兼支”,但主要以支银为主。俸禄的支给标准,也主要以银两来衡定。

        总之,俸禄支给,开始是实物(谷粮),继而是钱币,或实物、钱币、银两兼给(佐以土地等),最后是以支给银两为主。在实际支付时,则根据国家财政收入(主要租赋)和支出的情况而时有改变。由于物价的低昂以及不同俸禄支给形态之间折算标准的不一,俸禄支给形态的变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官员的实际收入。

      少数民族贵族统一中原时期对官员俸禄制度的影响和变革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多民族共同创建的伟大国家。在历史上既有汉族统治者建立的王朝,如秦、汉、唐、宋、明等,也有少数民族统治者统一中原,建立的政权,如北魏、辽、金、元、清。不同王朝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都占有相应的历史地位。

        北魏的建国者是鲜卑族拓跋部贵族,当他们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占有北中国与汉族统治者建立的东晋、南朝宋齐对峙的百多年间,其统治者和部民仍以游牧、战争为职业,没有建立常规性俸禄制,其官僚贵族在北向柔然、南向宋齐的战争中,获得不定期的赏赐,内容包括绢帛、牲畜和“生口”(俘虏)。孝文帝改革,以正从九品定俸禄,抛弃秩石、官品并行的俸禄定等双轨制,成为以后千余年之定制,为我国俸禄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而这一变革与以孝文帝为首的汉化改革派的胜利,与三长制、均田制以及新的租调改革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辽朝的建立者契丹贵族、金朝建立者女真贵族、建立元朝的蒙古贵族、建立清朝的满洲贵族和鲜卑拓跋族一样,当他们还寓居塞北、关外时,仍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社会发展相对于同时期的中原地区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国家或部族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狩猎和战争俘获,其狩猎和战利品的分配方式多为随时赏赐,并无定制。统一中原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各政权的有关官员俸禄制度的定制虽可以概括地说与其汉化程度基本同步,但并不一致,自当各自概略地进行叙述。

        当辽从北宋取得燕云16州,改革官制,以北面官治理以上京为中心的本族和西北各族部民;南面官效法汉制,治理汉与渤海族百姓,并建立较规范的职官体系,其官员俸禄体系大体在此后不久也逐步建立。职官大体上分品计俸,按月发放,以钱、银、粟、帛和力役形式支付。但仍保留部分旧俗,皇帝随意赐人户、田宅之事例甚多。

        金灭辽及北宋后,熙宗改革官制,制度“大率皆循辽、宋之旧”。熙宗时制定“禄格”,标志着俸禄的制度化。金代官员俸禄,主要有正俸和职田、加俸及补贴两大系列。正俸和职田按职品颁给。正俸按规定以钱、粟、绢帛支付。加俸和补贴,是指正俸之外的食直、慊从、口券、马料等,大体上也按品发给粮帛和钱。俸禄发放,或按岁、或按月;支给一般以“交钞”代实物,但也部分发给银、钱或绢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主要仰仗以本族部民为骨干的军队的支撑,因此,对武职官员往往有其特殊的经济优待,金朝以猛安、谋克等不同军种分别发给不同等级的军俸即此类之实例。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完成全国大统一的王朝,在建立和巩固政权的历程中吸收历代统治经验建立起俸禄制度,藉以实现本民族和其他民族官员在经济利益上的再分配。元世祖时初建依品颁俸制,至仁宗时最终确立较严整的俸禄体系。元代文武内外职官,基本上以官品定俸禄。文官以月计俸,月末领取;以银两为俸禄标准,实际上多以纸钞支付,间用白银。地方(路府州县)官员普遍颁给“职田”,是其在币值不稳之时最可靠和很重要的俸禄收入。武官领俸时间依军队性质和所驻地区不同而异。元宿卫军中的怯薛,另为特别系统,他们由蒙古和色目人充任,是高级军政官员的后备队,他们不依品支俸,而是一切开支由官府负担,包括俸钞、禄米和马驼草料,而且代相袭承,由宣徽院按月支给。元中叶后,怯薛支俸范围缩小,已入官的怯薛,依官品由户部给俸,宣徽院不再支付。


    此贴共有 0 人浏览过
    最近访问 头像模式 列表模式



    上一篇主题:小说里的细节描写概汇
    下一篇主题:江湖宝典

    获得 愿者上钩 一张

    卡片说明:半饵鱼 在路边捡到一个珠子,当饭团吃了,结果是魔族之眼,要求偿还 17 两 银子.

    卡片效果:损失 17 两 银子

    转播转播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追楼主0

    我还木有头衔QwQ

    冒险者排名:175
    沙发
    半饵鱼 未点靓 发表于 2013-8-19 20:56:00 |只看该作者
        清朝是又一个统一全国的以满族为主体、且统治近300年的王朝,其俸禄制度不仅文武职不同,而且文职中内、外官也有区别,武职中八旗、绿营有异。清初,文职内(京)官,不论满汉,“照品支给”。按照“定制”,有岁俸银(两)、岁俸米(石)两项,较之明朝,均有增长;在实际颁给时,汉宫略少于满官。此外,另有月给的“公费银”。外官与京官一样按品级发给岁俸银,但不支给禄米。外官在正俸之外,薪、菜等项银两,其数之大,远远超过正俸,成为正俸的重要补充,但因“三藩之乱”,行之不久而废止。雍正时外官发“养廉银”,上自总督、巡抚,下至知府、知州、知县,分不同地区均行颁给银两不等,其数目较之正俸,超过数倍以至数十倍,从而成为外官的主要收入。随后,对俸禄原本低薄的京官,除部分支给“养廉银”之外,又在京宫中普遍推行“双俸”制,使内、外文职官员俸禄收入有所接近。武职官员包括八旗和绿营两大系列的各级将领。入关后的清军,有由满族部民为主体(包括在关外归附入旗的蒙古和汉人)组成的八旗兵和入关后降附招募的汉人为主体的绿营兵。两大系列将领在经济待遇上是有区别的。首先,八旗将领按等级分別授田和发给禄米,绿营将领则无此待遇。其次,武职官员均按品领取俸银,据“通例”,八旗将领比绿营将领的“俸银”高得多。但是,八旗的“薪银”、“蔬菜烛炭银”、“心红纸张银”等只支给各地驻防的最高衙门或最高长官,用于办公;而绿营另有“公费银”办公,且上至提督、总兵,下至千总、把总普遍关支“薪银”、“蔬菜烛炭银”、“心红纸张银”,这笔高出“俸银”数倍的“薪银”等就成了绿营将领的特别津贴,加上“俸银”,统称为“俸薪银”的收入总额,比同品文职官员要高。此外,清代雍、乾年间以降,武职官员亦普遍发给“养廉银”以提高其经济收入。但武职官员的养廉银标准要比文职官员低。

        从总体上看,少数民族统治者统一中原后,其俸禄制度的建立和沿革可作两面观:一方面,依然沿袭、继承着中原传统的俸禄体制;另一方面,又“糅杂”、保留了部分部落旧制。并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北魏的以正从九品定俸禄,清代的养廉银制度,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创制”色彩,标志着俸禄制度的完善与变革,并在这种完善与变革中有着整肃吏治的意蕴。

        世袭皇权下贵族(主要指皇族)的爵禄制及其变化
        贵族(主要指皇室)封爵食禄制是“世官世禄制”的遗留、世袭皇权的附属物;又常与君主专制集权在政治、经济上抗衡。在整个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时代,有盛有衰,但总的趋势是走向衰微。

        秦行军功爵制,分“军爵”与“公爵”两种:“军爵”是一般士兵获得之爵;“公爵”为军官获得之爵,即自“公士”至“彻侯”的20等爵。获得1至4级“公爵”者可任下级军官;5级者可任县尉,得到奴隶和赏钱;9级可得农户交纳租税以充俸禄;18级以上还可得封邑。按爵级役使数量不等的“庶子”也是重要的权益。以上所有报赏称“爵禄”,但受爵者不一定是贵族,爵也不能世袭,从而否定了西周以来通行的世官世禄制。汉承秦制,并曾宣布七大夫以上均可食邑,但推行时间很短。两汉时享有食邑特权的只有第19级的关內侯和第20级的彻侯(列侯)。中二千石以上的高官一般多获得列侯的封爵,食封邑的经济收入超过中二千石的俸禄,而且拥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至于关内侯以下的军功爵日益不被重视,至东汉时,人们认为徒“设空文书而无用”。

      汉初除承袭20等爵制外,还曾大封宗室子弟为王。王国封邑虽不同于西周的采邑,但地域广阔、权力很大,不久就形成尾大不掉的形势。经过文、景、武三帝“削藩”、“推恩”等措施,王国的地域缩小,不少政治、经济权力被取消,成为只能食封邑租税的贵族,“势与富室无异”。王侯只食封邑成为“定制”。

        西晋据西周制创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以封功臣及皇室宗亲,东晋南北朝基本承此制,从而摆脱了20等爵制的规范。西晋统一全国后,也曾大封子弟为王,但王国大不过郡,且行“推恩”和不治民之制,实际权力不大。汉时受封者享有封邑内全部租税,而西晋规定只能“三分食一”,经济收入也受到限制,东晋南朝沿袭此制且有削减。北朝大部分时期,封爵只表明政治地位,受封者实际收益有限。

        唐统一全国后,曾一度试图推行世袭刺史制,虽未实施,却反映世禄制思潮仍然顽固地存在。唐朝实行的爵禄制,大体沿袭北朝,除表明政治地位外,经济收益受到限制。两宋承袭唐制,封爵已经成为虚衔,有官品而无俸禄。封爵所受食邑,皆为虚封;所加食实封,仅北宋和南宋前期曾有少量俸给。

        有明一代,爵禄制发生重大变化。明初,分封子弟为诸王,不久便使诸王就藩。此后藩王分封日多,几乎遍及全国。诸王岁禄丰厚,少则千石,多者万石。诸王另有赐田,初期仅食其租米以代岁禄。后来形成赏赐庄田制度,诸藩王庄少者占地数十顷,多者数万顷。既有赏赐,又有乞讨甚至侵夺,以致“民间地土搜括殆尽”,既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更对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岁禄、庄田之外,藩王还可得到大量的临时赏赐、府第营建给银和王府养赡等其他收入。因此,大封藩王和藩王赐岁禄、庄田等,也就成为明代社会的一大病态。

        清朝统一中原,对宗室推行“十四等爵制”。作为“定制”,分等发给自10 000两至110两的岁银,每两岁银又给米1斛(0.5石),爵俸是很高的,尤其是第6级贝子以上岁银均在千两以上。此外,宗室王公还有大量庄田和各项优恤。不过,清廷吸取了明朝封爵太滥,严重影响国家财政和激起民愤的教训,对宗室封爵控制严格;对没有封号的宗室子弟发给一定数量的银、米,以示关照和恩惠。宗室王公一律“不临民”、“不加郡国”。与明代相比,清代的分封制度已有很大的改变。

      官员的奉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国历史上俸禄制度的起源,据现存的史料来看,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虽然夏、商时期已进入了阶级社会,建立了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和机器,有了国家,就会出现财政,《史记》说"自虞、夏时,贡赋备矣"。同时也就有了官吏,《礼记》记载"有虞氏官五十,夏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在这种情况下,俸禄制度就会随之产生,但是却没有记载。周之前的俸禄制是一种这么样的形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西周时期,奴隶制国家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国家机器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家的职能在不断扩大,事物更加繁忙,财政活动也越来越多,靠奴隶主等少数人是很难治理好国家的,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国家官吏来保证政权的正常运转。另外一方面,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社会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俸禄制度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

      西周的经济基础是国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国有制上,周天子为了巩固其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度,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宗室和臣下,这既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政治统治形式,也是国家进行财政分配的主要形式。在这种经济基础和政治环境下,就产生了"分田制禄"制度,国家授给官吏的爵位共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职位除国君外,分为卿、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国君按爵位分封给官吏一定的田地,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各十里。具体地讲,在朝内,三公有32000亩,卿有24000亩,大夫有16000亩;在列国,公侯有32000亩,卿有3200亩,大夫有800亩,上士有400亩,中士有200奴,下士(庶民在官者同)有100亩;伯;君有24000亩,卿有2400亩,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与列国同;子、男:君16000亩,卿1600亩,余同上。而且,这种分封是世袭制,即所谓的"世卿世禄"制。后代可以继承,是一种终身制。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出现,官吏的俸禄制度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春秋时,官制还沿用着公、侯、伯、子、男、诸侯、卿、大夫、士的体系,俸禄也沿用着西周分田制禄的办法。但进入战国以后,取消了世官世禄制度,有才干的名学武士,也可取得重职高官。他们按军功受爵受禄,有50石之官,有100石之官。原来的卿、大夫、士名存实亡,只在封田上收取租税而已。封地上的农民,因土地日渐私有,除交纳官府赋税,余则为自己所有。从此,臣下无土地,在任上得禄,去任则为民。

        由此可知,在这大变革时期,不论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也好,还是雇用制代替世袭制也好,官吏的俸禄皆由国家发给,任职地方的国家官员也由国家颁禄。但封国中的其他官吏俸禄,周天子一概不管,如当时的食客、幕僚都是由封君来供养。
    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代建立后,官职多因袭秦代,如相国、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奉常、博士、郎中令、卫尉、任尉、治粟内史等官职都是沿用秦制。汉代的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这类官中如"三公"每月有俸350斛,中二千石官月俸180斛,最低一百石官月俸16斛。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八斛。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第一类高官俸禄异常丰富,难怪他们"家日以益富,身日以益尊"。小吏却俸禄甚薄,汉宣帝时,张敞反映小吏俸率不足,常有忧父母妻子之心,虽欲洁身为廉而不能,提议增加俸禄,宣帝乃增天下吏俸什二。

        西汉官吏,汉武帝以前人数较少,武帝后大为增加。汉哀帝时,佐史以上至丞相共130285人。东汉时官员为7567人,其中内官1055人,外官651人。但在此以外,还有内外诸色职掌人145419人,合计152986人。工资实行俸禄制以后,官俸在国家财政开支中日益加大。国家为了应付官俸,汉高祖时漕转关东之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石。到汉宣帝时,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从汉高祖时转关中粟"给中都官"和汉宣帝时岁转关东谷"以给京师"来看,汉代国家财政只负责中央一级的官俸。但是,派往地方任职的国家官员中央财政还是要发给俸禄的,至于地方胥吏国家就不管了,由地方发放工资,或由地方官吏用其俸禄来雇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俸禄制内容十分丰富,官吏既有禄田,又有秩禄,还有品位俸禄制,有的时候几种制度混合实施。

      曹芳时郎官及司徒领吏20000余人,在京师的中央官员竟达万人。蜀国有官吏40000人,吴国有32000人,这些指的是地方官。中央官员晋有6836人,宋有6172人,齐有2103人。北朝方面,北魏有7764人,北齐有2322人,北周有2989人。地方官员常为内官的5-6倍,所以全国官吏数动则数万,国家财政支出相当可观。


      曹魏时官吏俸禄较薄,因俸不能养廉,西晋时开始增加官俸。第一食俸月五斛,绢春百匹,秋二百匹,绵二百斤。南北朝时期的宋,州、郡秩俸多随土所出,无有定准,其后一律给现钱。梁时俸禄分五级,一品万石,至五品二千石。北魏前期不设禄秩,每季各随近给公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县令6顷。这些地方官吏,只要上缴定额的租调,便可在区内大力搜刮。因此,北魏前期吏治腐败,官吏四处搜刮抢掠,"初来单鞭执马,返时从车百两"。所以,史书上对北魏官吏有"饥鹰饿虎"之称。因此,孝文帝时改行俸禄制。均田制颁布后,又对地方官员按职别高下,分别授予公田作为俸禄。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6顷。公田不许买卖,离职时交递下任官吏,北周北齐也大致如此。然而,这一时期不论是秩禄还是俸田,都是按照国家"九品中正制"来实行的,在九品之内的官国家才给予俸禄,不入品的和下属吏胥的俸禄国家并不负责,仍由地方政(蟹)府筹措。

        隋代官俸是很高的,地方州官正一品米620石,二品580石,三品540石,四品500石,五品460石,六品420石,七品380石,八品340石,九品300石;郡官一品340石,二品310石,三品280石,四品250石,五品220石,六品190石,七品160石,八品130石,九品100石;县官正一品140石,二品130石,三品120石,四品110石,五品100石,六品90石,七品80石,八品70石,九品60石。隋代官数为12576员,其中中央官员2581人,地方官员9995人。从隋代俸禄制度来看,地方上9995名官员,都属于国家官员,是由朝廷任命的,国家财政要发放俸禄。但地方上除了这一批国家任命的官员外,还有一批不是国家任命的胥吏,这些人国家没有明文规定的俸禄制度,看来他们的俸禄是由地方政(蟹)府发放的。


        唐代与隋代官俸大致相同。在地方任职的国家官员无俸,但国家给职分田。正一品12顷,二品10顷,三品9顷,四品7顷,五品6顷,六品4顷,七品3.5顷,八品2.5顷,九品2顷。地方官的禄,一品650石,从一品550石;正二品470石,从二品430石;正三品370石,从三品330石;正四品280石,从四品240石;正五品180石,从五品140石;正六品95石,从六品85石;正七品75石,从七品65石;正八品64.5石,从八品59.5石;正九品54.5石,从九品49.5石。唐代内外文武官员,唐开元时为18800人,其中中央官2621人,地方官1685。到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统计,文武官员及诸色胥吏达到了368668人,平均每7户供奉2个官员,3.5户供奉1个官员。他上奏指出:"天下常以劳苦之人三,奉坐待衣食之人七,而内外官仰奉禀者,无虑万员,有职局重出名异事离者甚重,故财日募而受禄多"。这里所谓"内外仰奉禀者"的外,是指国家官员在地方任职者,并不是地方上一般的官吏。李吉甫把"诸色胥吏"也算到里面来计算官与民的比例,是因为地方官吏中央虽不发禄,但地方政(蟹)府在发禄,因此也算作"坐待衣食之人"。

      宋代初年,官无定员,员无专职。至宋真宗景德年间,有官10000余员,仁宗皇佑时增加到20000余员。就地方官员而论,哲宗元佑时比仁宗皇佑时,又增加了很多。节度使从3员增加到9员,两使留后从1员增加到8员,观察使从1员增加到15员,防御使从4员增加到42员。至蔡京专权,节度使增至50员,留后观察,下及遥郡刺史,多至数千员。学士待制,中外150员。这些都是朝廷在地方的封疆大吏,至于地方路、州、县的官员就更多了。宋代熙宁三年(1070年)开始制定天下吏禄,京师诸司岁支禄钱3834贯。至熙宁八年,岁支371533贯。而"京师旧有禄者,及天下吏禄,皆不预此数"。据户部估计,仅中都吏禄岁费达23万贯。从官禄的支出表明,宋代地方国家官员仍由中央发禄,地方官所属胥吏的俸禄还是地方官府自理。

        元代至元世祖中统(1264-1264年)年间才开始制定官禄。从此,"内而朝臣百官,外而路府州县,微而府吏胥徒,莫不有禄"。但这里的"府吏胥徒"是指中央诸司而言,并不是指地方。大德时(1297-1307年),地方官无有职田者,益之以禄米。到了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又详定百官俸禄,各品分上、中、下三等,最多者得俸钞六锭、五锭,最少者35两。

      明代文官分九品,品有正从,共18级,不入九品者叫"未入流",不能称为官。明洪武十年(1371年),给百官赐公田,以其租充俸禄。公侯省台部都司内外卫官760人,凡4689.93顷。外官赐田充禄,说明明代地方上的国家官员由中央直接发放俸禄。公田退还后实行俸禄制,正一品1044石,降至从九品为36石,未入流者为36石。

        清代官僚机构,中央分军机处、内阁、六部、都察院、翰林院、光禄寺等,地方上设有总督、巡抚、学政、布政使、按察使、盐运使等等。这些人虽身在地方,但都是封疆大吏,属于国家高层官员,官俸自然由中央负责。百官之俸,文武官一品俸银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九品33.1两,从九品31.5两。任职地方的文官俸与京官相同,但不给禄米;任职地方的武官低于文官。这说明清代国家官员任职地方者,由中央财政发放俸禄,地方任命的一般官吏仍然由地方政(蟹)府发放俸禄。

    获得 利欲熏心 一张

    卡片说明:半饵鱼 在森林里发现一个宝箱,打开以后被宝箱怪一口咬死,复活花费 19 两 银子.

    卡片效果:损失 19 两 银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还木有头衔QwQ

    冒险者排名:167
    板凳
    七月流火 未点靓 发表于 2013-8-19 23:51:05 |只看该作者
    我想说这么长的一大坨一大坨的东西真的会有人能看完么。。。

    获得 拔刀相助 一张

    卡片说明:七月流火 帮助脆弱的基佬打架,被基佬奖励 81 两 银子.

    卡片效果:获得 81 两 银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还木有头衔QwQ

    冒险者排名:175
    地板
    半饵鱼 未点靓 发表于 2013-8-21 20:25:34 |只看该作者
    七月流火 发表于 2013-8-19 11:51 PM 我想说这么长的一大坨一大坨的东西真的会有人能看完么。。。

    也许不经意间就有人需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申请友链|手机版|访问动态|90 Original Club ( 闽ICP备12015723号-2

    GMT+8, 2025-1-10 01:43 PM , Processed in 0.235361 second(s), 1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90YCS Template By SADGD

    © 2006-2013 Sadgd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