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原创作者社(90 Original Club)

    找回密码?
    查看: 44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智慧密匙:试论图灵测试的对与错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我还木有头衔QwQ

    冒险者排名:153

    懵懂兔叽

    圣骑士勋章 - 转职为圣骑士可以领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没名字的NPC 未点靓 发表于 2015-2-10 12:34: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图灵测试是上世纪计算机学家和哲学家图灵先生提出的一种用来测试机器(电脑)是否具有智慧的方法:当大部分人都无法辨别出自己的聊天对象是一台机器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是具有了高等智慧的存在。

    这当中涉及到“什么是智慧”的问题:我们先把智慧定义为“生命体对外部刺激进行相应反馈的逻辑思维过程”。而我们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具有智慧的依据就是“看其是否能够对所有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刺激进行恰当的反馈”。

    我们都知道机器只能遵照预先设置好的逻辑来处理信息,它们显然无法应对没有“预置解决方案”的情况。这也就是图灵测试的原理:人们通过对话来测试对方是否能对任何情况都做出恰当的反馈,以此来判断对方是机器还是真人。

    但是图灵测试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争议点”,即人们对于“反馈是否恰当”的判断过程是一个“过于主观无法进行客观量化”的过程:

    例如当我问“为什么光速不能被超越?”的时候,如果对方回答“因为在相对论里。。(用科学的方法来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这我不太懂啊,不如你直接去问问度娘吧(承认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不会)”。可以说这两种反馈都能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如果你不能接受其中的任何一种反馈,那只能说明“它对你来说不是恰当的反馈”,而不能说明“它对所有人来说都不是恰当的反馈”。

    这个例子可以从侧面证明“图灵测试的局限性”:即使某台机器或者软件能够通过图灵测试,但因为我们无法对这个测试过程进行客观的“量化评定”,通过图灵测试的过程只能说明一种客观事实,即“这台机器的反馈在那一批人看来是恰当的”,如果换一批人来对这台机器进行测试,很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客观上说,机器如果想要实现“对任何情况都能做出恰当反馈”的目标,就确实需要“具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这是因为“我们无法为机器预置针对所有情况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机器必须自主完成“识别用户意图并生成解决方案”的过程(而不是用“匹配预置解决方案”的办法来应对问题)。

    或者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图灵测试的正确性:要想让机器能够应对各种情况(具有智慧),就确实需要完全掌握人类的语言系统,这是因为人类的所有知识系统都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掌握了语言系统就意味着掌握了人类的全部知识,进而让机器能够对人类提出的任何问题都做出恰当的反馈。

    但是用对话来测试“机器是否能够对所有情况进行恰当反馈”的办法过于依赖“主观判断”,这个测试过程无法在客观上来判定“机器完成对话的过程到底是用匹配解决方案的方法还是它真的自主识别了用户意图并自主生成解决方案”。

    分析到这里,可能有的人就会在心里犯糊涂了:到底要怎样来测试机器是否具有智慧呢?还是说根本无法对智慧进行客观测量呢?智慧到底是什么玩意?

    当电脑在遇到“没有预置解决方案的情况”时,会反馈一条“系统错误请返回”的信息,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种反馈是不恰当的。然而人类虽然属于“高等智慧”物种,能思考会说话,也能创造和感到高兴,但是人类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无法找到良好解决方案”的情况,人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反馈“对不起我不会”。如果我把电脑反馈的“系统错误请返回”换成“对不起我不会”,将会怎么样呢?

    这时就会产生一种“悖论”:如果人们把智慧定义为必须对任何情况都返回正确的结论,那么人类的“对不起我不会”就不应该算作智慧反应(只能算恰当反馈)。如果人们能够接受智慧存在局限的事实,就应该把电脑的“系统错误请返回”也看作是一种智慧反应。

    人们想当然的认为“人工智能就应该无所不能永不犯错才对”,人们还想当然的认为“智慧是某种脱离了逻辑范畴的存在”。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人脑有人脑的局限,电脑也有电脑的局限,并且电脑解决问题的过程与人脑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非常相似(实则相同):

    当你对我说“今天的天气真不错啊”,我几乎不需要经过逻辑思维的过程就可以得到“应该怎样回复这种对方向你主动打招呼情况”的解决方案,这是因为我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一种“固定反馈”经验,这跟电脑匹配预置解决方案的过程很相似。

    如果我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那我就会首先考虑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天气真不错”对于你我来说都不是太有意义的事情,即使加上今天或者昨天的前提也还是没有太大意义,那么我就可以据此判断你对我说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其实是在向我“礼貌性的打招呼”。

    接着我会考虑如何回应这种“别人主动对你打招呼”的情况,我的经验告诉我这虽然是一种“好感善意行为”,但我也没有必要对此作出“感恩涕零”的过分回应,于是我在“所有可行的回馈方案”中挑选出一种最符合目前情况的(上班途中不想多聊),最终决定回复你一句“是啊是啊,您的气色也很好嘛”。

    如果换作电脑来面对这样的情况,电脑里可能只是分别内置了“天气”和“不错”的对应含义,然后电脑需要再根据内置的“语法逻辑”来把这两个词语组合起来,并依照“逻辑算法”来生成一个结论。依此类推,直到它得出一个最终的反馈结论。至于它得出的这个结论是否正确(恰当),主要是看它的“逻辑算法”是否足够强大。

    我们也可以对电脑采用直接内置“当识别出对方的意图是在向你打招呼时的对应解决方案”的办法来省去“自主生成解决方案”的过程。甚至是根本不需要识别对方意图的过程,而是当检测到对方的句子中包含“某些关键词的时候”就自动匹配到“某种预置的对方意图情况”。

    例如我可以为电脑设置当对方输入“草泥马”或者其他侮辱性词汇时,电脑都会统一反馈“玩儿dan去”。电脑在这个对话过程中需要懂得“草泥马”或者“玩儿dan去”的含义吗?电脑的反馈是不恰当的吗?电脑的反馈是属于“自主思考”的智慧行为还是属于“按照逻辑匹配预置解决方案”的逻辑行为?这两种方法之间存在(有任何意义)区别吗?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能够发现人类的思维过程并没有什么特别神奇难以解释的地方,人脑和电脑一样都是依靠逻辑规则来处理信息的。实际上人类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结果(智慧反应)都可以用逻辑解释清楚。人类之所以“看起来比动物更有智慧”,只是因为人类大脑的“性能”要比动物大脑强大得多——人类的大脑能够对诸多复杂的事物进行判断识别,并能依据“自己的认知逻辑来对遇到的所有情况做出反应”。

    人们也确实会经常遇到“头脑里突然冒出某个念头”或者“依靠直觉绕过逻辑思考的过程直接得到问题答案”的“所谓跳跃性思维”的情况,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觉:

    “遭遇灵感”的过程是当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某些在后端默默运行的思维”已经得出一个结论的情况,这就跟你不需要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走路过程,但是当你的脚被石头绊到然后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走路需要避免被绊倒被撞到”的情况一样。

    “遭遇直觉”的过程其实是大脑“有意无意的偷懒”行为,即根据问题的某些关键信息不经过“对关键信息的拆解分析的过程”直接在“数据库”中匹配到某个结果,然后把它直接呈现到你的脑海里,这个结果并没有像其它问题那样经过你大脑的仔细论证,这就是为什么“直觉”有时候会(恰巧)是正确的,但大部分时候都是错误的根本原因。

    再往深究,“灵感或者直觉”都是大脑“性能”局限的一种体现:

    大脑用这种办法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耗损(跟电脑程序能够在Windows系统中在后台运行类似,但电脑这样做并不能减少性能损耗,只是为了符合人类的行为习惯罢了),让人们能够“专注于某项对他来说最为紧要”的事情。人脑也无法让思维遵照逻辑规则一直运行下去,因为那样会让“大脑或者说人们自己”吃不消,所以再聪明的大脑也有自己的“性能极限”,人们无法仅仅凭借思考来对“需要经过大量逻辑运算的问题”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大脑往往会采取妥协处理的办法来终止对某个问题一直思考下去的行为从而避免让大脑达到性能极限的程度。

    而电脑的局限就是指它受到“硬件性能”的限制,电脑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对一个“需要经过大量逻辑运算的问题”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电脑虽然可以遵照逻辑规则对一个问题“无限思考”下去,但是对于一些“真正艰难的问题”来说,很有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对人类来说具有意义的解”。

    (同时也为了减少性能损耗)所以我们需要用“程序算法”来限制电脑的这种行为(也就是要教会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妥协处理的知识),使其不至于“因为性能枯竭而死机”或者“在某个没意义的问题上白白耗费资源”(这算一种“悖论”吗?我们需要用逻辑算法让电脑来解决问题,我们也需要用逻辑算法限制电脑在某个问题上无限运算下去)。

    我们可以把“系统错误请返回”看作是对这种情况(电脑性能局限)的一种解决办法,但如果电脑对“今天是星期几”这样的问题都不能给出正确反馈,那还要它干嘛用呢?这时就会回到那个最初的(永恒的)问题:电脑究竟要达到怎样的“智能”程度,才能叫做具有智慧呢?或者把这个问题再向外延伸一下:智慧究竟是什么玩意?智慧可以进行客观的测量吗?智慧到底一种客观存在还是一种必须要通过生物体来表现的主观存在?

    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都可以从“大脑的性能局限”这个客观事实当中得到。前面说到大脑为了减少能量损耗而对某些“艰深”的问题采取“妥协”处理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所认为的智慧行为:

    我们说一张椅子,其实它还是木头,它还是碳原子与其它原子的组合,它还是某些物理定律的体现。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仅仅知道它是一张椅子就够了,如果你深究它为什么会是一张椅子的问题,那么就将让自己陷入一种“无限思考无限运算下去”的境地,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某些被称为“智慧”的方法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智慧让逻辑在某个节点停下来产生一个“妥协结论”(即知识),智慧是逻辑运行到某个阶段的表现形式。智慧永远都是相对的,智慧本来就是一种“主观存在”,所以无法被客观测量。智慧实际上等同于“让石头成为石头,让木头成为木头”的物理定律。

    在这样的认知前提下,我们就可以解释我们所面对的大部分问题:

    首先智慧实际上并不存在,世界上只有物理规则或者叫做逻辑的东西能够称为客观存在;

    然后我们的星球遵照物理规则而自然形成了,地球上的所有“活动”都可以用物理规则或者叫做逻辑来进行解释,直到生命的诞生;

    生命是如何产生的?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生命是凭借 “某种外界的非自然力量”而形成的(反而是“简单的生命形式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得到了某种程度地证实),我们只能把生命的诞生过程看作是“当地球的自然环境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生命”的自然结果;

    生命与非生命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所有的生物体似乎都存在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生存与繁衍。但是生存与繁衍真的能被称为“主动(主观)目的”吗?它们与客观的物理规则有本质区别吗?星球依据物理规则“或凝聚(生)或消散(死)”,如果单个星球的这个凝聚消散过程不能看作是“主动目的”,那么亿万个星球组合在一起形成星系,从而能够更持久的“存在”下去,一个星球爆炸消散了,包含这个星球元素的其他星球又重新凝聚起来,这个过程跟生物体的生存繁衍过程有什么区别吗?所以说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生命体表现出来的“生存繁衍过程”并没有脱离物理规则或者叫做逻辑的范畴;

    如果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真的没有本质区别,那要如何解释人类的客观存在呢?从宏观来说,人类是地球生物界进行优胜劣汰自然进化的结果。从微观来说,人类是由“原子在某些条件下组合成的生物分子”再在“某些条件下组合而成的复杂生物体”。人类虽然复杂,但并非无法解释。人类总是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是超越了逻辑的某种“非客观”存在,但其实人类与一块石头或者一条虫子或者一只狗狗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

    所有这些事物都要共同遵循所有的物理(逻辑)规则,生命的生与死与星球的凝聚与消散都是遵循这种规则的具体表现。人们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强大无比,但他们也脆弱的一塌糊涂,根本无法逃脱物理法则的限制(也就是在“生与死”之间反复轮转);

    例如我们已经能够造飞机火箭到其它星球上去进行探索,但是当我们面对小小的埃博拉或者艾滋病简单生命形式的威胁时,依然束手无策。这在人们传统的认知观念之中“无法理解”啊,那么复杂的飞机火箭都能造出来,这么简单的生物病毒却无法应付?但这就是物理规则客观存在的表现——再聪明再强大的生物体,都无法超越物理规则永远存在(活)下去,这种限制还体现在“人们无法对机器是否具有智慧进行客观测量”这种事实之上,因为智慧本来就是物理规则(逻辑)的一种(略微复杂的)表现形式,你无法用基于物理规则的方法去测量物理规则本身。

    总结来说,如果我们能够接受智慧其实是物理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论,就可以依据这点来解释我们所遇到的“像人工智能这种生命及非生命现象纠缠在一起无法被区分”的情况了。

    好了,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已经算是基本上把我的观点完整地表达出来了,要想让人们接受自己并非特殊机器也可能具有智慧的观点,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我有能力把观点用“数学模型”来表现的话,对理解这篇文章可能会更有帮助,但我只能提出理论观点,而相关的验证工作则需要其他有能力的人来做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此贴共有 3 人浏览过
    最近访问 头像模式 列表模式


    转播转播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追楼主0

    申请友链|手机版|访问动态|90 Original Club ( 闽ICP备12015723号-2

    GMT+8, 2025-1-10 08:03 AM , Processed in 0.250000 second(s), 10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90YCS Template By SADGD

    © 2006-2013 Sadgd Inc.

    回顶部